晚清有那么多人,为什么对外签约,清廷都会想到李鸿章?

晚清有那么多人,为什么对外签约,清廷都会想到李鸿章?

从1841年到1911年,清政府签订了近40个不平等条约,其中李鸿章作为中方代表签署的便有10多项,占比颇高。李鸿章所签订的主要条约包括《中法会议简明条款》、《中日天津条约》、《中法会订越南条约》、《中英烟台条约》,以及广为人知的《中日马关条约》、《中日辽南条约》、《中俄密约》、《中德胶澳租借条约》、《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与《辛丑条约》等。

作为签约大使,不仅要代表国家形象,还需获得一定授权,因此其职务级别必须不低。在历史上,清政府的签字代表往往是皇亲国戚,诸如铁帽子王等显赫人物,或者是地方上有权势的大员,最起码也要是地方知府级别。例如,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时,咸丰帝逃至承德,奕訢临危受命,担任钦差全权大臣,留守北京与英法俄进行谈判,最终签署了《北京条约》。又比如,1841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钦差大臣奕山指派广州知府余保纯向英国求和,并签订了《广州和约》。

李鸿章在清廷的地位虽然不及铁帽子王那样尊贵,但远高于地方知府。李鸿章作为“中兴四大名臣”之一,淮军和北洋水师的创始人以及洋务运动的领军人物,几乎成了晚清政权中的实权人物。从各个角度来看,他都可以说是当时清朝的宰相角色,因此由他代表清政府进行外交谈判和签订条约,也显得合情合理。

展开全文

在中法战争初期,清政府任命李鸿章负责边防事宜,并与法国方面展开了一系列接触。随着清军在北宁之战中败北,清政府决定与法国谈判和解,李鸿章因其与法方的长期接触,自然成了与法国议和并签约的主力。

其中,最广为人知的,便是李鸿章签署的《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甲午战争失败后,清朝与日本开始了议和。初时,清廷派出张荫桓和邵友濂作为全权使节,但日方只愿意与恭亲王奕?或李鸿章谈判。无奈之下,李鸿章被慈禧太后任命为全权大臣前往日本,签署了《马关条约》。

而签署《辛丑条约》则更是李鸿章的另一段苦涩经历。庚子事变爆发后,慈禧太后带领大部分朝廷高官西逃,留下了军机大臣荣禄与大学士徐桐、户部尚书崇绮准备与外国势力谈判。然而,随着北京城的陷落,荣禄也逃亡,徐桐与崇绮自杀身亡。眼看朝廷无人主事,慈禧只得从上海发电命令李鸿章立即北上与庆亲王奕劻一同主持议和。李鸿章虽然以身体不适为由推迟,但慈禧在逃亡途中多次催促他上京,最终他只能勉力赴京。在与外方谈判期间,李鸿章因身体虚弱而不断吐血,但依然与奕劻共同签署了《辛丑条约》。回京后,李鸿章因病情加重,胃血管破裂,仅两个月后便辞世。

由于李鸿章频繁签署条约,有些人因此将他视为“卖国贼”。然而,这种说法显然是不公正的。正如之前所提,李鸿章的地位极高,且对西方有较为深刻的了解,在清廷的眼中,他无疑是最为合适的外交代表。在与外方谈判时,李鸿章往往能巧妙周旋,尽力为国家争取利益,这也是他在某些历史阶段成为主要谈判代表的原因。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

互联网+购票点亮郑州出行新方式 “郑州地铁云购票”APP iOS版正式上线
抢七是什么意思(抢七是什么意思nba)
英国最大赌博365网站

抢七是什么意思(抢七是什么意思nba)

08-01 👁️ 5340
身體乳怎麼擦最好?三招秘技體驗外輕內潤的以身相許
英国最大赌博365网站

身體乳怎麼擦最好?三招秘技體驗外輕內潤的以身相許

07-07 👁️ 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