荥经出土的这个青铜器到底为什么“牛”?

荥经出土的这个青铜器到底为什么“牛”?

1984年12月,荥经县同心村巴蜀墓群发掘出土了一件 战国巴蜀镶嵌绿松石勾连凤鸟纹四钮青铜盖罍(以下简称:青铜罍),为古蜀王国遗存。

“罍”是什么?

“罍”怎么读?

罍,同音“雷”,是古代用来盛酒的一种大型容器,多用青铜或陶制成,通常有圆形和方形两种形制。方形罍出现于商代晚期,而圆形罍在商代和周代初期都有。《周礼·春官·宗伯第三》记载:“凡祭祀,社壝用大罍 (祭祀社稷神要用大罍)。”可见,罍还是祭祀活动中的重要礼器之一。

名 片

战国巴蜀镶嵌绿松石勾连凤鸟纹四钮青铜盖罍

口径15.8厘米,腹径29.7厘米,通高43厘米,顶盖和腰部各有四耳,成两两对角。顶盖中心刻涡旋纹及变形的勾连凤鸟纹一周,器身颈及肩上各饰一组鸟纹和勾连凤鸟纹。四竖耳间的腹中部,各饰一由涡旋及变形凤鸟纹组成的圆形图案。这些纹饰上均镶嵌的有绿松石,总体纹饰密而不繁、庄严厚重,是国家一级文物。

荥经出土的这件青铜罍

汇集了当时铸造青铜器

最顶尖的两个制作技艺——

1、失蜡法

即先用复杂繁琐的方法将蜂蜡做成铸件模具,后再用耐火的泥料等材料填充模具的空芯部分形成泥芯,并进一步对模具包敷制成外范。外范固化定型后,对整个模具加热烘烤,蜂蜡受热后熔化并流失,这时整个铸模就变成可以浇铸的空壳。最后将铜水灌注在“空壳”的模具内冷却后,便铸成了器物。这一工艺繁琐又精细,对手艺人的要求十分苛刻,无疑是青铜时代冶铸技术高峰中的一颗璀璨明珠。直到现在,失蜡法仍然是用来呈现金属制品最精美细节的方法。

展开全文

2、镶嵌法

即将绿松石镶嵌于罍身花纹的所有凹槽部分中,由于镶嵌绿松石的工艺对青铜锻造技术和绿松石片的要求都相当高,因此在大型器物上镶嵌绿松石的文物数量极少,目前全国也只发现了几件。

如此精美的青铜罍不仅代表着当时制作技艺的顶峰,也是王权和高贵身份的象征。在古代,荥经是南方丝绸之路的边关重镇,也是中央政权控制西南夷的桥头堡和军事要塞,这件青铜罍在荥经县出土,也进一步证明了严道在古代边关中的重要政治地位。

雅安市融媒体中心:李祖珂

编辑:刘清徐

审稿:唐砚玉、白雨锶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

芥菜疙瘩咸菜怎样腌好吃?教你最好吃的5种做法,比吃肉都下饭
妖精的旋律
英国最大赌博365网站

妖精的旋律

07-23 👁️ 5923
米家智能冰箱笔记
英国365网站最近怎么了

米家智能冰箱笔记

06-29 👁️ 8815